信息赋能 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按照建设“智慧交通”的总体要求,柳州市启动“柳州市智慧农村公路信息平台”建设,已基本实现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运营”全过程管理,市、县、乡、村四级数据云上共享,实现农村公路一张图智慧化管理,助力柳州市顺利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2022-2023年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投资约17亿元,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520公里。柳州市自然村(屯)通硬化路比例89%。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3个,“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示范县7个。柳州市获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评为“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深化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有力智慧信息化支撑。现将有关经验分享如下:
一、市级出资,统筹建设,打通数字孤岛
为整体推进全市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平台由市级统一出资,依托柳州市电子政务云平台资源建设,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免费使用,市、县、乡、村四级管理人员以及监理人员、施工人员共用共享,电脑、手机均可登录平台,初步整合农村公路行业原有的各碎片化的、功能单一的小系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促进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数字化、网格化、精细化发展。项目具有很强示范引领作用,已列入2021年度广西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及2022年广西交通强区项目。
图1 柳州市智慧农村公路信息平台首页
二、推进规建管养全流程数字化,实现信息化
(一)项目全过程管理数字化,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化。系统关联日常养护巡查处治、自动化检测、桥梁检测、灾毁上报、安全隐患排查等相关数据,建立病害库、差路库、危桥库、灾毁库等、安全隐患库等数据库,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项目入库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引导建设单位通过系统上传项目设计、招标、质量报监、开工备案、施工资料、监理资料、质量监督资料、交竣工验收等全过程资料,上报月度进度数据,市、县行业主管部门可实时掌握项目推进进度。本系统开发了“工程巡检”“工程进度”功能。“工程巡检”功能主要为现场监理工作人员使用,监理人员每天可通过工程巡检App上传施工现场及隐蔽工程的照片或短视频。“工程进度”功能主要通过施工单位现场工作人员在“工程进度”App上传实时工程进展情况来实现。柳州市面积达18600平方公里,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0247公里,农村公路项目点多、线长、面广,从县城前往项目现场、单程时长在两小时以上的不在少数,因此以往很难对农村公路项目进行全覆盖监管。目前,市、县交通运输部门通过平台电脑端,可以随时掌握工程现场情况,有效解决了项目监管难题。
系统根据各环节上传的电子文档,按照自治区农村公路工程档案管理要求,生成标准化的工程档案,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系统的使用推进柳州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规范,促进建设任务的出色完成,柳州市连获2021年、2022年自治区年终检评“建设好”单项第一名。
图2 融水县施工监理人员通过“工程巡检”app上传的怀宝桥第十三片预制箱梁浇筑砼照片
图3 规范化的标段电子档案
(二)农村公路资金监管数字化。系统开发的“资金管理”模块实现对所有建设、养护工程、日常养护等项目资金收入、分配、支出的全过程管理。上级资金下达后,市级及时在系统中分配到县区、县区及时在系统中分配到项目。资金分配、支出时均需在系统中勾选剩余资金留存单位、沉淀原因。系统可以实时监督考核各单位年度资金的收入、支出及沉淀情况,有利于提高公路建设资金的充分使用,避免资金沉淀,同时提高了资金监管效率。
图4 实时统计资金消化沉淀情况
(三)农村公路养护数字化。通过系统“日常养护合同”管理模块,市、县交通运输局可以掌握各单位推进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市场化改革进展情况。目前,全市共上传552份日常养护合同,合同总金额23375万元。通过系统“日常养护巡查”管理模块,实现了利用手机App开展“日常养护巡查——问题上报—问题交办—问题处治”的全过程监管。目前系统已记录了超过15万条巡查记录,累计巡查总里程达57万公里,累计总时长17500小时。系统自动实时统计各单位的月度、年度日常养护巡查积分。目前本积分已作为市级对县级、县级对乡级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开展情况的考核依据。考核做到有据可依,更加公平公正,充分调动一线养护工人的积极性,路况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农村公路路面的铺装率、列养率、优良中等路率分别达到99.4%、100%和88%。
图5 全市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巡查明细记录
图6 工作人员日常养护巡查轨迹
(四)农村公路管理数字化。路长制管理数字化。目前全市共有10个县级路长、86个乡(镇)路长、912个村路长。通过系统“路长制”管理模块,自动统计分析各级路长、专管员、护路员的配置情况、利用手机App开展巡路情况。系统可以在线监督考核统计各级路长实际参与农村公路管理的情况,充分发挥各级路长在农村公路管理中的效能。
(五)路政巡查数字化。系统开发了“路政巡查”管理模块,实现了路政巡查、问题上报、立案及案件处治的全过程系统监管、自动化统计等功能,并实现案件卷宗的规范化归档。自2021年以来共出动交通(路政)执法人员15067人次,开展治超执法1041次,累计检查检测车辆11237台次,涉嫌违法超限超载3533台次,其中查处“百吨王”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车辆128辆,“一超四罚”68起。
图7 路长制工作人员巡查App界面及履职情况自动统计界面
图8 路政巡查App界面及巡查统计界面
(六)便捷群众参与。群众可以通过微信扫描路长牌上的二维码,随时了解农村公路的基本属性及管理单位、养护单位有关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可以通过系统开发的微信小程序“公路随手拍”拍照上传。进一步激发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智慧农村公路系统会自动将采集的农村公路灾毁中断、抢通数据及运营等相关数据实时推送至柳州“市民云”平台,群众可以通过云平台及时掌握农村公路的出行信息,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能力。
(七)行业检评数字化,减轻基层负担。系统开发了“考核管理”模块,实现了市对县级、县对乡级的“路长制”、“四好农村路”工作的线上考核评分。市级每年年中就将年度考核指标上线,县级可以随时将必要材料上传进考核管理模块,改变了以往年底集中收集整理迎检材料的做法。同时,凡是能通过平常统计报表、其他功能模块获取数据的,下级均不需要再上传佐证材料,既为基层减负,又提高了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公平性。自2022年起,市级已连续两年对县级的年终检评完全通过线上方式完成,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同步推进标准化建设,为西南山区农村公路事业贡献柳州经验
(一)积极制定指南、规范,推动农村公路管理信息平台开发应用标准化。一是完成《农村公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写,包括农村公路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原则,提供了平台建设的平台架构、平台性能、平台功能、数据库建设、安全保障及运行维护方面的指导和建议,二是编写《农村公路管理信息平台应用管理规范》的地方标准,确立农村公路管理信息平台使用的原则,并规定了职责分工、账户、密码管理、业务流程、运行维护、安全保障、考核评估等方面的要求。标准已经于2023年12月15日由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印发,2024年1月15日开始实施。
图9 柳州地方标准《农村公路管理信息平台应用管理规范》封面
(二)强化试用、培训,提升基层信息化应用水平。当有新功能开发完成并开放试用时,我们即时组织骨干力量进行测试。从2022年年初至今,交通运输行业管理部门已分别到各县区组织了多场应用培训,也多场通过视频会议方式举办了应用培训。培训对象涵盖县、乡两级工作人员及部分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的企业人员。通过培训,县、乡农村公路管理工作员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得到了广泛提升,系统的使用频率得到提高,提高农村公路工作效率,推进农村公路管理数字化、信息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