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通四海 一“畅”百业兴

来源: 柳州市交通运输局  |   发布日期: 2020-12-17 09:16   

一“网”通四海 一“畅”百业兴

——柳州市交通运输局助推龙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交通一直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和“大动脉”,交通顺畅,百业俱兴。柳州市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也是联系西南、中南等区域与华南沿海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近年来,柳州市交通运输局多措并举,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网络,扩展城市辐射半径,打通“大动脉”,助推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逐梦惟笃行,奋进正当时。柳州从一座交通盲区遍布、江面上仅一座小浮桥的南方小城,发展到如今的桥似飞虹、路如琴弦。城市交通网络和枢纽持续建设发展,将柳州打造成为一座绿色、现代化的综合立体交通城市,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

1织密“交通网” 构建“交通城”

自从1937年柳州的湘桂铁路开始修建,柳州便凭借着独有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基础,逐渐形成现代交通网络,交通枢纽位置也日渐明显,已有6条铁路干线在柳交会。

在铁路交通不断发展的同时,柳州着重织密城市“交通网”,目前,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8844.29公里。

柳州积极抢抓国家交通强国战略机遇,顺应新时代高速公路发展要求,建成了“一环七射”的高速公路网布局,基本实现至周边地市直达高速公路连通,县县通高速公路。目前已有6条高速公路先后在柳交会,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28.73公里。

尤其是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项目建成通车后,柳州到阳朔的行车时间缩短为1.5个小时,对促进桂中与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融合,推动广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村公路的建设比重和品质成为衡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柳州又持续推进县乡公路品质提升,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公路“路长制”,健全“四好农村路”长效机制。

截至2019年底,柳州已实现86个乡镇中65个通二级(或三级)公路,比例达75.6%;完成了935个建制村通客车率100%;通过三年会战,累计完成4286.53公里通屯道路建设,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屯)道路硬化全覆盖,比原计划提前1年;融水苗族自治县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柳城县、鹿寨县获“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示范县,柳江区、融安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通过自治区达标验收,实现“四好农村公路”示范(达标)县全覆盖。

2扩“黄金水道” 逐梦“水”领航

交通强,水运必须强。柳江航道是国家规划西南出海水运“一干三通道”中的北线通道和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穿城而过的柳江,为柳州大力发展水运行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

柳州航运素有桂中商埠“黄金水道”之称。古时,柳州港便是桂北、桂西北乃至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区进出物资、商品集散和交流的中心。1990年,柳州口岸成为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内河口岸,沿着柳江可到梧州、广州、香港、澳门乃至出海。

为补齐柳州水运短板,2009623日,自治区交通厅与柳州市政府共同投资1.78亿元,建造“广西西江亿吨黄金水道”首个内河航道项目——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的柳江航道整治工程。至此,柳州航道由6级提升至4级,正常水位下,常年可通航500吨级船舶。

柳州至来宾石龙三江口通航Ⅱ级航道工程也于2014年开工建设,建成后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201611月,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开工建设,建成后该枢纽一线、二线船闸总设计单向年通过能力将达到3523万吨,满足远期货物过闸需求,改善柳江沿线航运条件,促进沿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12年,柳州启动官塘物流港“水公铁”多式联运示范物流基地项目,为建设西江黄金水道基础设施、服务广西柳州汽车城、助力柳州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贡献力量。

目前,柳州正按照“一核二园三基地”总体功能布局,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铁路港建设,力争以公铁、水铁、空铁联运为基础,配合铁路口岸,让货物在柳州集拼转运、高效进出,发挥柳州作为国家物流枢纽的作用,力争在广西率先使用高铁物流,利用柳州铁路港实现从柳州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物流在24小时内送达。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

处在连接粤港澳与西南地区的重点节点上的柳州,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实施,也实现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的转变。

紧抓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带来的机遇,柳州全面推进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先后规划建设了东堤、环江、三门江、静兰、洛维等五个旅游码头,以及鹧鸪江作业区、阳和作业区、官塘作业区、江口作业区、红花二线船闸、疏浚整治柳江二级航道等工程,新增货运吞吐能力560万吨。

按照当前柳州港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到2030年,柳州上游都柳江航道全线渠化,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全部打通,通航条件改善,转移吞吐量约为500万吨。

3创新“强”监管 “铁军”守平安

交通运输,安全同行。为解决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我市加快行业安全体系建设试点成果应用,运用一张安全生产实战图、一套安全建设体系、一本安全实操指南加大对重点企业的监管力度;对1785辆“两客一危”重点车辆安装智能视频监控装置,实现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的自动识别、监控、实时报警,有效预防和减少不安全驾驶行为而导致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发生;在运营公交和封闭式客运车辆都安装有侧窗破玻器,提升安全防范的应急技能。

为创新出租车“巡游+网约”运营模式,实现网上预约与线下巡游相结合,降低运营成本,增加驾驶员收入,柳州率先出台并于2019年修订《柳州市网约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目前有9家网约车平台已获网约车经营许可。

同时,交通执法部门在实行“五站一场”驻点执勤执法,严打“五车”非法营运的基础上,强化投诉监督、违法查处,通过加强宣传,使全市巡游出租汽车投诉率从20192月的6.95%下降到20204月的0.26%。出租车行业良好的经营秩序,获得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针对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这一顽疾,柳州交通执法队伍强化政策设计和源头监管,推动形成多部门联合治超“常态化”模式;通过配备60辆以柳州宝骏新能源汽车为平台打造移动执法工作站“智慧精灵”,将无人机投入打击非法营运车辆实践,确保案件质效同步提升;依托新研发的交通综合执法管理网上办案系统,实现了现场办案的大提速。

目前,辖区高速公路入口车辆超限超载率从11.36%下降至1.18%,有效保障了道路安全。

4“绿色”方式多 出行更“绿色”

为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柳州积极倡导“绿色交通、低碳生活”,鼓励人们“绿色出行”。

201311月,柳州获批成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工程第二批创建城市。在坚持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属性,认真落实政府主导责任的同时,柳州交通运输部门主动担当作为,助推“多部门合力协作、政企两层联动、交通统筹推进”的创建格局,并形成了多元化立体公共交通体系。

在市交通运输部门引导下,4家客运企业依托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契机,积极开拓通勤服务新领域,整合闲置运力,投入292辆通勤车,服务多家生产企业,有效补充了城市公共交通,也为柳州这张“最美工业城市名片”增光添彩。

为实现农村客运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更多的农村老百姓共享优质、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截至2019年底,我市各县区共投入运营公交车483辆,公交运营线网长度1371.4公里,城乡公交票价与原客运班线相比下降30%

目前,全市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1.03%,新能源公交车辆755辆,“绿色”车辆比例提至60%,年底前将实现占比提升至70%~80%目标;市区投入纯电动出租车达920辆,占全市出租车数的31%,在广西新能源出租车总数中比重高达54%。特别是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柳州模式”,也已上升为“广西模式”。

如今,110条线路1199辆公交车陆路公交覆盖全城,8条线路18艘水上公交船舶开通运营,400多个公共自行车站点、日均5000多辆公共自行车在路面运营……越来越多无缝衔接的绿色出行方式,让群众的出行也增添“绿色”。

结语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市交通运输局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通过“稳就业、保就业”促进交通工程、交通企业复工复产;“保民生、保运行”做好交通运输保障及补贴资金发放;“稳投资、稳预期”积极推进柳州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公路水运交通运输,助力龙城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奋进新时代,迈上高质量服务柳州建设现代制造城的新征程中,柳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韦宁表示,柳州交通人将一如既往地勠力同心、攻坚克难,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不断拼搏。



来源于2020824柳州日报作者:吴祉婧 周仟仟)